夜景拍摄的“三要三不要”
夜间的城市别有一番魅力,深受摄影爱好者们的欢迎。但夜景的拍摄具有一定技术难度,拍摄时总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本文将列举一些对拍摄有帮助的小技巧,并指出一些容易导致失误的小禁忌,统称为“三要三不要”。
或许它们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拍出好片,但至少能让你拍的片不会太烂。
我们先从“三要”说起吧。
城市夜间的光源不均匀,同时还富于变化,相机的测光系统表示压力山大。依据测光结果进行的曝光自然也很容易出问题。
这种情况下当然应该使用手动模式,依据环境自行调整光圈与快门。第一张拍不好?没事,调整光圈快门,直到拍好为止。
这样既能得到符合拍摄需求的照片,又能练习对曝光的判断和对光圈快门的运用——此时不练,更待何时!
夜间的环境光严重不足,需要提高进光量。拍风光,光圈不能太大;降噪点,ISO 不能太高,所以只能从延长曝光时间着手。
延长曝光时间的直接后果就是手震。当曝光时间达到1秒时,手震根本无法避免。为了拍出清晰的图像,更好带上三脚架,或者独脚架。
如果条件所限,没有脚架,也应当尽量在周围寻找可利用的平面,如桌椅、栏杆等,双手均匀用力握住相机,尽量使机身保持平稳。
城市夜间的环境光非常复杂,照射区域、光线强度、光线颜色都不断变化,曝光和白平衡很可能出现问题,后期处理环节几乎不可避免。
杂乱的灯光下,后期处理环节不可避免
与 JPEG 格式不同,RAW 格式保留的是未经压缩处理的原始数据,保留了更多细节信息,给予后期处理更大空间。
以上内容是夜景拍摄的“三要”,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夜景拍摄的“三不要”吧。
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在低光环境下,对焦会出现困难,镜头可能不断前后转动而无法对焦,或是对焦点对不到主体上。
建议使用手动对焦(MF 档),转动对焦环,把对焦点锁定在主体上。
当然,并不是说自动对焦就绝对不能用。
自动对焦是依据对比度进行计算的,如果你的主体比环境亮得多,自动对焦应该还是可以对上的。
主体明显比周围环境亮,可以自动对焦
时刻记住,你的相机装的是闪光灯,而不是探照灯!既然不是探照灯,就别指望它能照亮远处的景物啦。
事实上,闪光灯不仅不会对远处的景物有什么照明作用,反而会把背景压暗,稍微离主体远一点的地方就变成一片漆黑,如果被摄主体离相机距离可控在5米内,我们可以使用机顶补光灯进行补光,例如小编所使用的图立方pt-176s单反补光灯,不仅轻巧便携,而且亮度高,照射距离远,特别是在拍人像的时候,能拍出不错的视觉效果。
图立方pt-176s单反补光灯
图立方pt-176s可无极调节亮度
连人带背景一起照亮
背景比较亮,只需要给人脸补光
稍微高档些的镜头都有防抖功能(VR 档)。有人会觉得“这个功能既然是高档镜头才有肯定是好功能”或者“防抖什么时候都需要”,所以把它一直开着。
这样做就错啦!防抖功能的设计用途是,帮助手持时使用更低的快门速度,达到延长曝光时间的效果。
记住,这是手持的时候用的!
而在拍摄夜景时一般都要上脚架,防震功能不仅不能使画面更稳定清晰,反而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和增加耗电量。
在拍摄夜景时,谨记这“三要三不要”,多加练习,必能提升摄影技巧,成就摄影大师之路!